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土地百科>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报告
我要发布 我要推广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自建厂房厂房出租厂房租赁工业厂房工业厂房购买厂房结构厂房结构厂房出租厂房厂房出售厂房出售厂房设计出租厂房厂房验收厂房转让洁净厂房厂房造价厂房招租独院厂房丙类厂房厂房租金厂房拆迁二手厂房净化厂房园区厂房简易厂房厂房规范办公厂房厂房结构求租厂房
相关推荐
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报告
发布日期: 2018-11-28     查看:3284

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报告_土地保护

  一、 xx市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基本概况

  xx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邯郸市区的西北部,地处北纬36°30'—37°00',东经113°45'—114°22',东与邯郸县、永年县相连,西与涉县及山西省左权县接壤,南邻磁县、峰峰矿区,北靠沙河市,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土地面积1819.1平方公里,市辖22个乡镇502个村。

  (一) 自然资源状况

  1、地质地貌

  xx市居太行山隆起与华北沉降带之间的过渡地带,构造比较简单,地层由西北向东南、东北倾斜,所以地势是西北高,东北低,局部地区由于地质断层使地层复杂化、西北部的阳鄄、庙上、马头店乡分布有太古界、赞皇群的古地层,列江、阳鄄两乡与山西接壤的地带分布有太古生界寒武系地层。管陶、柳河、只庄、贺近和焦寺乡的北部山区,以及南山沟刘庄、西三乡和冶陶、崔炉两乡的北部,主要分布有古生界寒武系地层或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的并层。

  东部地区从石门—郭二庄—会兰村—高村—下团城—上泉—东孔壁一线以东地区,分布有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地层,其中石炭系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野河安庄的粟山,周庄一带以及康二城以北,清化乡的东部地带。东南部的鼓山为寒武系地层。

  全市除以上所属的中间地带外,包括矿山、寺庄、焦寺、团城、贺赵、百官、石洞、徘徊、阳邑、下白石、磁山、崇义等乡镇,主要分布有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同时零星分布有燕山期火成岩地层,是全市铁矿的主要产区,面积较大的矿点有矿山铁矿、后山铁矿、磁山铁矿等。

  全市广大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内的地质表层,集中分布有第四纪的风成黄土复盖,南 河、北 河、马会河内是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的河床冲积物,沙、砾、卵石地层分布。

  xx市的主要地貌可分为中低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三种类型。

  (1) 中低山,占总土地面积的29.7%,可分为①中切割中山、海拔1000-1890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列江、阳鄄、庙上、马店头、活水等乡的北部,岩石主要是,上部为石灰岩、中间夹有紫色页岩、下部为石英砂岩,另外还有零星分布的斑状闪长岩、凝灰岩,局部有洪积物的残留物,水土冲刷严重,这部分占总土地面积15.4%。 ②浅切割中低山,海拔高在600-1200米,主要分布在管陶、只庄、柳河、焦寺等乡,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砂岩等,这部分占中低山总土地面积的14.3%。

  (2) 低山丘陵,占总土地面积45%,可分为①中切割低山,占总土地面积11%,海拔高度在500—930米,主要分布在南山沟的刘庄、马庄、西蛟三乡和冶陶、崔炉二个乡的南部,岩石为石灰岩,凝灰岩,局部有黄土分布;②浅切割低山,占总土地面积13.9%,海拔高度500—800米,主要分布在石洞、百官、贺赵、矿山、焦寺等乡和伯延片的南鼓山、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也有少量的花岗岩类的闪长岩、片麻岩等,山间有较大面积的黄土分布。③丘陵、占总土地面积20.1%,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磁山、徘徊、康二城、淑村、野河、下白石、寺庄、土山、邑城、通乐等乡,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砂页岩、泥质页岩、泥质灰岩、花岗岩类等。另外,还有第四纪以前的古洪积物的分布。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水土的冲刷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岗丘。

  (3) 山间盆地,占总土地面积的25.3%。海拔高度在100-200米,主要指的是xx盆地,其中包括城关、宋二庄、骈山、清化、午汲、崇义、团城、赵店、安乐、大同、安庄、伯延、庄晏等乡,除xx盆地较大外,还有局部的小盆地,阳邑盆地、盆地内为大量的第四纪风成黄土复盖,由于侵蚀程度不同,形成分布零散大小不同的黄土台地和切沟。

  2、 气候水文条件

  xx市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中干湿季节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日照为2319.2小时,年平均日照率52%,年太阳总幅射量在4941.8焦兆/米2,详见表1-1、据xx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2.8℃,气温年较差29.5℃,最热月出现在七月,年均气温26.3℃,最冷月出现在一月份,平均为-3.3℃,极端最高温度为42.5℃,极端最低温度-19.9℃,见表1-1。

  表1-1 xx市光能情况统计表

      月份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月日照时数(小时)

1603

1511

1855

2201

2536

2360

1903

2035

1944

1915

1694

1635

23192

太阳辐射总量兆焦/2

2577

2764

4067

5150

6130

6008

5221

5090

3674

3480

2753

2504

49418

  ≥0℃的积温4869.0℃,≥10℃的积温4347.3℃,可以满足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热量。霜冻初日在10月26日终日在4月10日。无霜期为190-200天,平均19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60 mm,50.3%的降水量集中于七、八两个月,春秋两季稀少,易形成春旱,对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年蒸发量为2000.7 mm,干燥度为1.64。

  表1-2xx市气温、降雨量、蒸发量情况统计表

月份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温度℃

-3.3

-0.7

6.5

14.4

20.9

25.7

26.3

24.6

19.7

13.8

5.7

-1.1

12.8

降雨量(mm

3.8

7.6

12.6

25.1

37.0

49.4

163.7

142.1

54.9

34.3

16.1

4.2

550.0

各月蒸发量(mm

55.6

72.8

148.6

241.8

320.7

352.3

217.4

170.5

150.5

134.2

82.6

53.8

2000.7

  3、 土壤状况

  据xx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全市土壤面积2440859.3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89.29%。分为棕壤,褐土两个土类。棕壤性土、淋溶褐土、褐土、石灰性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六个亚类,21个土属73个土种。棕壤性土面积21720.5亩,占土壤总面积0.89%,褐土面积最大为2419138.8亩,占土壤面积的99.11%。其中,淋溶褐土34732.7亩,占褐土面积的1.44%,褐土性土面积1179854.1亩,占褐土面积的48.77%,石灰性褐土1198990.6亩,占褐土面积的49.56%。潮褐土面积为643.1亩,占褐土面积的0.03%。成土母质分有残坡积物,黄土状物质,洪冲积物,堆垫型母质四个类型,按土壤质地分,砂质土面积0.3536万亩,占土壤面积的0.14%。砂壤土面积1.2380万亩,占50.51%,壤质土面积107.6196万亩,占44.09%,粘质土面积0.3397万亩。占0.14%,砾质土面积19.6945万亩,占8.06%。

  全市在农地分等定级工作中,按土壤类型面积的大小,有代表性的取耕层土壤样 个,经化验结果,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 %,含量大于1.5%以上的共有 点占 %,含量小于0.9%的 点个,占 %。碱解氮平均含量 mg/kg,大于20 mg/kg 的 点 个,占 %小于5 mg/kg 的 点 个,占 %速效钾含量平均为 mg/kg,大于150 mg/kg 的 点 个,占 %小于5 mg/kg 的 点 个,占 %,全市呈现出土壤缺砼少钾的状况。

  4、 土地资源状况

  经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全市土地总面积1819.1平方公里(2728493.8亩),已利用土地14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53.7%。其中耕地871602.1亩,占总土地面积32.0%。园地22636.7亩,占总土地面积0.8%。林地264793.4亩,占总土地面积9.7%。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8429.4亩,占总土地面积7.6%。交通用地54259.5亩,占总土地面积2.0%。水域面积151008.4亩占总土地面积5.5%。未利用土地1155764.3亩,占总土地面积42.4%。

  xx市的耕地中有<2&deg;坡度的平地284282.7亩,占耕地面积31.37%。坡度2&deg;-6&deg;的坡地357225.5亩,占坡地及梯田面积的57.43%;6&deg;-15&deg;的坡地及梯田共有622032.6亩,占耕地面积的68.63%。其中坡地232497.5亩,占坡地及梯田面积的37.38%,15&deg;-25&deg;的坡地26626.2亩,占坡地及梯田面积的4.28%;>25&deg;的坡地全部为梯田5673.4亩,占坡地及梯田面积的0.91%。全市人均占有土地3.95亩,人均占有耕地1.39亩,乡村每个劳力负担耕地2.74亩。

  (二) 社会经济概况

  据统计,1999年末全市总户数为201779户,其中乡村户数为179330户,全市总人口690640人,乡村人口623232人,乡村劳动力318539个,1999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3.69亿元。农业总产值6.3亿元,1999年遇到严重旱灾,在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仍取得好收成。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33824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01904亩,粮食总产量达205864吨,亩产205公斤,冬小麦播种面积268420亩,播种亩产273公斤,秋粮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为351797亩,播种亩产217公斤,谷子播种面积230338亩,亩产155公斤,薯类播种面积51005亩,亩产216公斤。

  农业在大旱灾年获得丰收,主要是农业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1999年末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863171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机133台,小型拖拉机8977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953台,农用载重汽车4862辆。农村用电量16137万千瓦/小时,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有机电井1849眼,其中配套机电井1602眼,有效灌溉面积达559000亩,占耕地面积的64.13%。旱涝保收面积229500亩,占耕地面积26.33%。

  全市1999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法计)18993吨,其中氮肥11807吨、磷肥5487吨,钾肥697吨,复合肥1002吨,耕地每亩施化肥21.79公斤,农药施用量273吨。

  1999年畜牧生产好于往年,大牲畜存栏6.85万头,猪存栏12.23万头,羊存栏9.95万只,家禽存栏444.92万只,畜牧业产值达2.9882亿元。

  林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仅1999年一年造林面积117795亩,其中人工造林58290亩,飞机播种造林59505亩,四旁植树162万株,干鲜果总产31222吨,当年育苗面积1530亩。

  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和任务

  (一)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

  土地资源的数量及分布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已基本查清,并通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保持了土地利用现状面积的现势性。关于土地的质量以前虽进行过土地资源评价,但多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不明,特别是耕地质量不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ldquo;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rdquo;第十五条规定。&ldquo;国务院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土地等级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等级评定标准,对土地等级进行评定&rdquo;。同时,还规定&ldquo;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土地等级每六年调整一次&rdquo;。其目的就在于准确掌握农用土地的质量,特别是不同质量耕地的面积及分布状况,以满足建立和完善农村地籍管理系统的需要;为调整农业结构和搞好土地规划、征收和合理调整土地税(费)、以及征用土地补偿,承包转让,流转补偿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任务

  农用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以及鱼业养殖的水面用地。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ldquo;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rdquo;(试行)的规定,这次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只对耕地划分等级。其主要任务是:根据选定的分等定级因素,利用有关图件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分等定级单元界线必须按照实地明显可辩的原则,确定每个单元的空间分布位置和界线;按照&ldquo;规程&ldquo;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确定每个单元的等别;量算每个单元的面积,并计算其耕地净面积;以单元为单位,逐级汇总出村、乡、镇各等别的面积,编绘出全市农用土地等别图,编写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报告。

  三、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体系及原则

  (一)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体系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采用&ldquo;等别&rdquo;和&ldquo;级别&rdquo;两个层次的划分体系。因服务对象不同,二者虽有联系,但不是从属关系。土地的等别主要为土地税收服务,主要反映不同质量的农用土地在不同的利用水平和经济水平条件下,土地质量的差异对收益的影响。它主要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的相对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划分,土地等别的顺序在全国统一排列。土地级别主要为土地流转,补偿服务。主要反映不同投入对收益的影响。主要依据是构成土地质量的相对易变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划分。土地级别在本辖区范围内统一排列,也可以在等别下再分级。

  (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

  为使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更加科学、合理、综合xx市土地资源特点及分布状况在工作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1、 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原则。农用土地的质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条件,无一不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必须在综合分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2、 以主导因素为主的原则。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其影响的程度往往是不一样的。有的因素对土地的质量和收益起主导作用,有的则影响较小,不分主次,同等对等,往往影响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等别划分中,要抓住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3、 定性定量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为了减少或避免人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过程中,应尽量把定性的、经验的分析因素进行量化,以定量计算为主。对某些难以量化的自然、社会、经济的因素也要采用必要的定性分析。

  4、 区域性和差异性原则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在于揭示不同分等单元对农作物的适宜程度。由于各地各组成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存在着区域差异,势必导致土地的区域差异。因此,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应充分反映区域范围的区域特征。在分等定级单元划分,因素的选择,指标的确定,都必须考虑区域性原则。这样,才能揭示出分等定级单元的真实属性,客观地反映出土地生产水平的高低。

  5、 可持续原则

  此原则强调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科学性可行性。科学性反应所分土地等级准确、合理、可信;可行性主要指选用的分等定级指标和方法符合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便于操作,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是农村日常地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若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后续工作也就失去了真实性和实用性。

  四、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精度要求

  1、 采用的基础资料现势性要强。xx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耕地面积及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的是1998年底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变更统计后的数据和图件。土壤图使用的是以原土壤图为底图,经野外修测后新图件,耕层养分数据,采用重新布点,取土化验,新的结果。

  2、 投入、产出数据调查按甲级精度要求,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均匀布点。投入数据按国家现行指定价格计算物质投入资金量;以当地平均价格折算农家肥投入资金量;以当地平均价格计算活劳力投入资金量。产出数据调查采用实测和历史资料分析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这两个重要参数可靠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内各样点的土地利用系数在&plusmn;2s之间;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内各样点的土地利用系数在&plusmn;2s之间。

  3、 单元划分一般要检查总单元数的5-10%,差错率不超过5%;土地等别评定一般检查总单元数的5-10%,差错率不超过5%;单元面积量算一般检查5%,差错率不超过5%;编图一般检查单元总数的20%以上,其图式符号注记等差错率合计不超过5%。

  五、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

  xx市农用土地分等的技术路线,采用在标准耕作制度下,选定指定作物,确定标准作物,计算各指定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根据温度情况,将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修订到光温生产潜力,根据水分条件将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修订到气候生产潜力;最后根据土壤条件将气候生产潜力修订到土地生产潜力。利用投入、产出数据抽样调查结果,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划分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将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作为三个功能模块并进行有机组装,获取土地指数,根据土地指数极差值,按均匀分值区间划分土地等别。技术流程柜图如下:

划分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划分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

计算各村土地经济系数

计算样点土地利用系数

计算各村土地利用系数

划分土地等别

计算土地指数

计算单元土地生产潜力

计算样点土地经济系数

划分分等单元

收集资料

计算实际标准粮总产量

计算理论标准粮总产量

计算非标准作物与标准作物产量比

计算指定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

确定标准耕作制选定指定作物

确定标准作物

xx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流程图

确定分等因素制定分等因素指标体系

诊断单元分等因素组合类型

计算分等单元土壤有效系数

制定分等因素对指定作物生理生态要求适宜性指标体系

制定分等因素对指定作物生理生态要求适应性指标体系

布置样点调查产出投入情况

  (一)土地生产潜力的求取

  (1)确定标准耕作制度、选定指定作物和标准作物

  土地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变为生物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土地生产潜力的高低与耕作制度有关,在不同的耕作制度下,单位面积土地吸收并同化太阳能的多少有很大差异,耕地复种指数越高,土地的生产潜力越大。同时,不同的作物种类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吸收并同化太阳辐射能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而且收获指数差别也很大。因此,计算土地的生产潜力,首先要确定标准耕作制度,选定指定作物,确定标准作物。

  xx市境内分中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地貌类型。中低山区海拔高度在1000-1890米,在山间盆地区海拔在100-200米。根据热量和水分条件,xx市辖区范围内,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制或两年三熟制。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山药、水稻、高梁、豆类、花生、棉花、芝麻、蔬菜等。除小麦、玉米、谷子外,其它几种农作物种植面积都不大,而且分布零散。所以xx市农用土地分等选定小麦、玉米、谷子为指定作物,确定小麦为标准作物。

  2、 计算冬小麦、夏玉米、谷子的的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

  根据全国&ldquo;规程&rdquo;提供的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资料,xx市地处北纬36&deg;30&prime;--37&deg;00&prime;东经113&deg;45&prime;--114&deg;22&prime;之间,查资料得到北纬36&deg;东经113&deg;的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谷子的光温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应用内插法计算出xx市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 公斤/亩,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 公斤/亩,谷子的光温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根据全国&ldquo;规程&rdquo;提供资料,用同样方法查得并计算结果,xx市冬小麦的气候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夏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谷子的气候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

  3、 计算指定作物的产量比

  根据全国《规程》要求,指定作物产量比,是以国家指定的标准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为基数将各指定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与之比值来表示,xx市的标准作物是冬小麦,其气候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指定作物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谷子的气候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以冬小麦为标准作物,玉米的折算系数为 谷子的折算系数为 。

  4、确定农地分等因素,制定农地分等因素指标体系

  农用土地是自然生态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自然生态因素主要考虑区域内的气候因素,主要是降雨;地形因素,主要是地貌类型和土壤侵蚀程度;土壤因素主要是耕层质地、土层厚度、土体构型、耕层有机质含量等;水文地质因素,主要是灌排条件和地下水埋深。社会经济因素主要考虑经营方式与结构,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经营规模、土地经济效益等。按照国家&ldquo;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rdquo;(试行)和农用土地分等因素确定的原则,根据xx市土地评价资料和农用土地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与有关专家充分协商,并结合特尔菲法专家咨询,最后确定地形部位,水资源及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土地平整情况、土层厚度、耕层土壤质地、耕层土壤砾石含量、土体构型、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为xx市农用土地分等因素。在每个分等因素中、按其对土地质量和收益的影响程度分为四个类型,其指标及代号(均为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

  (1) 地形部位分:①山间盆地;②河流阶地;③丘陵台地;④山区坡地。

  (2) 水资源及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分:①水资源充足、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灌溉能充分保证;②水资源状况一般,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灌溉不能充分保证;③水资源状况及农田水利设施差,灌溉保浇率低,旱时可浇保命水;④旱作、完全靠天降雨。

  (3) 土地平整情况分:①地势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基本无径流,灌溉时不跑水,纳水均匀;②地势比较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发生轻微径流,浇地时有轻微跑水现象,纳水比较均匀;③地势不够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易发生径流,浇地时跑水,但不严重,纳水不够均匀;④地势高低不平,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浇地时跑水严重,纳水不均匀,

  (4) 土层厚度分:①土层厚厚度大于80厚米;②土层较厚厚度在60-80厘米之间;③土层较薄厚度在30-60厘米;④土层薄,厚度小于30厘米;

  (5) 耕层土壤质地分: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按土壤质地对小麦、玉米生理生态要求的适宜性,耕层土壤质地分:①中壤(小麦)、轻壤(玉米);②轻壤、重壤(小麦)砂壤、中壤(玉米);③砂壤、粘土(小麦),重壤以上(玉米);④沙土(小麦、玉米);

  (6) 耕层土壤砾石含量分:①无砾石;②砾石含量小于10%;③砾石含量在10-30%;④砾石含量大于30%。

  (7) 土体构型分:①蒙金型(耕层是轻壤质、中壤质在耕层以下有重壤以上土层);②耕层以轻壤、中壤为主,深位出现粘土,一米土体内无障碍性层次;③中位出现障碍性层次(砂姜、砾石、漏沙等)④深位出现障碍性层次。

  (8)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5%,②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1.3%;③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3-1.0%;④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0%。

  5、划分土地分等因素指标控制区

  xx市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北部为中低山区、海拔1000-1890米,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一般在500-930米之间,沟谷纵横,坡度陡,多为荒山秃岭,林被覆盖率低,山脚坡地多为黄土堆积,土层较厚,现已垦殖农用。2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坡度较大,切沟明显,多修筑梯田,种植粮食作物。中部为山间盆地,海拔高度在100-200米,山间盆地区水利条件较好,是本市粮、棉、油、菜的主要产区,市域内自然条件差异显著,社会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根据土地分等因素指标变化的区域性和宏观特点,全市划分为西北部为中低山区,东南部低山丘陵和中部山间盆地区三个分等因素指标控制区。

  6、 划分评价单元

  土地分等评价单元是进行农用土地综合评定和划分的基本空间单位,单元由线状地物或权属界线所包围。其内部土地质量相对均一,单元之间有较大差异。

  (1)分等定级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

  ① 任何一个分等指标有明显差异的地块划分为不同的单元。xx市域内地貌类型分中低山区,丘陵、山间盆地三种类型,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地不划为同一评价单元;

  ② 土地分等单元界线不跨分等因素指标控制区和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

  ③ 山脉走向两侧水热分配有明显差异的不划为同一评价单元;

  ④ 分等单元界线应尽量选用实地明辩可见的河流、沟渠、道路等线状地物或权属界线。

  ⑤ 单元界线必须是闭合的环。

  (2)单元的划分方法

  划分评价单元采用同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叠加,综合判断,勾划出单元边界。以沟渠、道路、河流等线状物或权属界线为界进行订正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以原土壤图为底图,进行土壤类型订正。

  xx市土壤普查外业调查工作1982年完成的,距今已有近18年的时间。由于成土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土壤类型的变化。因此,必须通过外业调查核实,更新土壤图资料。有的坡耕地过去是以林草为主的褐土性土,后经开垦种植修为梯田,种植粮食作物,土层加厚,成为石灰性褐土,有的是河漫滩地,地下水位高,草苇生长是草甸沼泽地,经开发,地下水下降,干旱缺水,沼泽草甸已不存在了等等,沼泽草甸土界线,就不能做为划分分等土地定级评价单元的界线。

  ② 按分等定级因素和指标体系对土壤进行梳理,归纳。

  土壤分类系统的指标体系与农用土地分等因素和指标体系不同,需对土壤类型经梳理归纳后才能使用。

  这是因为土壤普查时,土壤分类采用的是系统分类法,即土类&mdash;亚类&mdash;土属&mdash;土种。土类之下划分亚类,亚类之下划分土属。土属之下划分土种。这种续分的方法,使同一耕层质地或相同的土体构型,因土类、亚类、土属不同,就会有多个土种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土类、土属对土地分等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比如轻壤质洪积-冲积潮褐土和轻壤质冲积褐潮土,土类、亚类、土属都不同,但对土地质量和土地的生产潜力的影响并没有多大的差异。所以在划分单元时就可以根据对土地分等具有实际意义的土壤质地,把轻壤质梳理归纳成一个单元。

  ③ 在修正单元界线时要确保划分精度。

  土壤界线虽然多数属于实地可见,但它是通过挖取土壤观察剖面,用逼近法实地找出来的。各种线状地物或土地权属界线虽然是实地可见,但它与土壤界线往往是不重合的。在利用线状地物或土地权属界线修正单元界线时,应严格遵照就近归并的原则进行,以确保划分单元精度。

  7、 单元分等因素指标诊断

  通过单元分等因素指标诊断,确定每个分等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

  (1) 布置土地因素指标诊断点

  要使布置的土地因素指标诊断点有较高的代表性,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不论面积大小,对每个单元必须布置相应的土地分等因素指标诊断点。全市共布置了指标诊断点312个,平均每个诊断点代表面积2793亩 。

  ②诊断点必须能够充分反映其所在单元各个土地分等因素的指标特征。

  ④ 面积大的单元其诊断点的布置应力求均匀。

  ⑤ 要充分利用土壤普查资料,所布置的诊断点应尽量与土壤普查时所挖的主次土壤剖面原点位置相重合。

  (2) 诊断方法

  在诊断方法上我们采用的是室内判断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xx市土壤普查资料保存完好,土壤分布图、土壤剖面点位图、主次剖面标本以及剖面观察记载表齐全。土壤剖面记载表记载内容全面,包括编号,调查时间、调查人、剖面位置、土壤名称、土壤剖面的环境条件(地形、成土母质、农业利用方式、排溉条件、地下水状况、海拔高度、自然植被、侵蚀情况等、地下水质等);土壤剖面性态描述(层次、深度、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干湿度、PH值、石灰反应等);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质地、容重、比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等);土壤生产性能(包括作物产量、土宜、作物生长表现、施肥水平及施肥效果、土壤供水供肥性能、水、气、热状况、耕作性能、存在问题以及群众改土用土的经验等);土壤剖面的综合评述,(包括土壤的发生特点、生产性能和障碍因素及改良利用的途径等);对上述比较稳定的因素以室内判定为主、解剖典型,加以验证。比如,土体构型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从布置的诊断点中,选取几个土壤普查原点重挖剖面,分层观察,取土化验(机械组成),结果与原土壤普查剖面记载表基本一致。这说明对一些比较稳定的因素,直接应用土壤普查资料,精度可以保证。对一些易变因素以及原调查资料不符合这次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要求的,以重新调查为主,比如土壤耕层养分,我们就以单元为单位,重新采集耕层土样,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进行化验分析,获取了新的数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所以对农田基础设施也逐单元进行了实地调查。

  8、 计算土壤有效系数

  土壤不仅是作物生长的基地,而且也是作物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供给源,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条件。在计算气候生产潜力时,是以土壤因素对作物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为假设条件。但是自然界的土壤并不都是这样的。土壤对农作物实现最大生产潜力的有效程度称为土壤有效系数。它取决于土壤条件对各种作物生长发育的生态、生理要求的满足程度,是土壤条件优劣的综合反映。由于作物的习性不同,对土壤的要求条件也有差别。比如,有的作物在沙性土壤环境中,生长较好,有的作物则适合在偏粘的土壤中生长。以小麦和玉米为例,中壤对小麦生长最适宜,而玉米在轻壤质地上生长最好。因此,同一单元土壤的有效系数因作物而异,需要分别计算。计算土壤有效系数的方法,可采用因素指标评分法,适宜程度评价法,相对权重模糊距离法。xx市农用土地分等采用的是因素指标评分法。

  (1) 编制土地分等因素对指定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要求适宜性指标体系

  作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遵循耐受性法则,在生态因子的环境梯度中存在着作物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从理论上讲,植物生命活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生态因子强度为最适点,处在最适宜区的生态因子十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当生态因子偏离最适宜区时,植物生长就会受到显著的影响。生态因子的强度越接近上限或下限,对植物的生长限制越强。当生态因子的强度超过上限或下限时,植物可因此而致死。据此,在农用土地分等工作中,可以通过土壤因素不同指标段对作物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赋予分值。根据全国&ldquo;规程&rdquo;,最适宜区赋予分值10-8分,过渡区8-0分,致死区0分。编制的土地分等因素对小麦、玉米生理生态要求适宜性指标体系,见表6-1和表6-2,我们采用的是派生特尔菲法。参加打分的人员包括农作物栽培学,土壤学等农业技术专家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共计15人,共进行2轮咨询,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在咨询开始前,首先向专家们说明农用土地分等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要求,工作和技术思路,介绍分等因素的含义,对咨询的要求等,然后采取单独打分的方法,由专家填写有关表格。从第一轮咨询结果看,专家们的分歧并不大,反映了专家们趋向性。把第一轮咨询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并进行第二轮咨询。从第二轮咨询统计分析结果看,意见基本一致。

  表6-1 xx市土地分等因素对小麦生理生态要求适宜性指标体系及分值打分结果表

分等因素指标体系及分值

地形部位

水资源及农田水利设施状况

土地平整情况

土层厚度

耕层土壤质

耕层土壤砾石含量

土体构型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一等

 

 

 

指标

山间盆地

水资源充足,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灌溉能充分保证

土地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基本无径流,灌溉时不跑水,纳水均匀。

土层厚>80 cm

中壤

无砾石

蒙金型

1.5%以上

分值范围

 

 

 

 

 

 

 

 

均值

 

 

 

 

 

 

 

 

标准差

 

 

 

 

 

 

 

 

 

 

 

 

二等

指标

河流阶地

水资源状况一般,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灌溉不能充分保证。

土地比较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时,有轻微径流,浇地时有轻微跑水现象,纳水比较均匀。

土层较厚60-80mm

轻壤、重壤

<10%

耕层以轻壤、中壤为主,深位出现粘土层

1.5-1.3%

分值范围

 

 

 

 

 

 

 

 

均值

 

 

 

 

 

 

 

 

标准差

 

 

 

 

 

 

 

 

 

 

 

 

三等

指标

丘陵台地

水资源状况及农田水利设施差,灌溉保浇率低旱时可浇保命水

土地不够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时,易发生径流,浇地时跑水,但不严重,纳水不够均匀

土层较薄30-60 cm

砂壤、粘土

10-30%

中位出现障碍性层次

1.3-1.0%

分值范围

 

 

 

 

 

 

 

 

均值

 

 

 

 

 

 

 

 

标准差

 

 

 

 

 

 

 

 

 

 

 

 

四等

指标

山区坡地

旱作完全靠天降雨

土地高低不平,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径流严重,浇地时跑水严重,纳水不均匀

土层薄<30 cm

砂土

 

浅位出现障碍性层次

1.0%以下

分值范围

 

 

 

 

 

 

 

 

均值

 

 

 

 

 

 

 

 

标准差

 

 

 

 

 

 

 

 

  表6-2 xx市分等因素对玉米生理生态要求适宜性指标体系及分值打分结果表

  土地分等因素

 

指标体系

及分值

地形部位

水资源及农田水利设施状况

土地平整情况

土层厚度

耕层土壤质宗地

耕层土壤砾石含量

土体构型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指标

山间盆地

水资源充足,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灌溉能充分保证

土地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基本无径流,灌溉时不跑水,纳水均匀。

土层厚>80 cm

轻壤

无砾石

蒙金型

1.5%以上

分值范围

 

 

 

 

 

 

 

 

均值

 

 

 

 

 

 

 

 

标准差

 

 

 

 

 

 

 

 

 

 

 

指标

河流阶地

水资源状况一般,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灌溉不能充分保证。

土地比较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时,有轻微径流,浇地时有轻微跑水现象,纳水比较均匀。

土层较厚60-80cm

砂壤、中壤

<10%

耕层以轻壤、中壤为主深位出现粘土层

1.5-1.3%

分值范围

 

 

 

 

 

 

 

 

均值

 

 

 

 

 

 

 

 

标准差

 

 

 

 

 

 

 

 

 

 

指标

丘陵台地

水资源状况及农田水利设施差,灌溉保浇率低旱时可浇保命水

土地不够平坦,在降雨强度较大时,易发生径流,浇地时跑水,但不严重,纳水不够均匀

土层较薄30-60 cm

重壤

10-30%

中位出现障碍性层次

1.3-1.0%

分值范围

 

 

 

 

 

 

 

 

均值

 

 

 

 

 

 

 

 

标准差

 

 

 

 

 

 

 

 

 

 

指标

山区坡地

旱作完全靠天降雨

土地高低不平,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径流严重,浇地时跑水严重,纳水不均匀

土层薄<30cm

砂土

>30%

浅位出现障碍性层次

<1.0%

分值范围

 

 

 

 

 

 

 

 

均值

 

 

 

 

 

 

 

 

标准差

 

 

 

 

 

 

 

 

  (2) 计算单元的土壤有效系数

  由单独系列分值求取土壤有效系数的方法,常见有三种,即连乘法、几何平均值法和算术平均值法。使用方法不同,结果有出入。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几何平均值法在有极小因素出现,且在支持产量出上,其它因素均处于较好状态下,照顾了指标间的互补作用,不致因某项指标分值过低得出远低于土地质量实际分值的现象,在土地质量差异较大的地区比较适用。算术平均值法使指标分值均值化,往往减弱了最低因子的作用程度,不如几何平均值更接近实际。分值速乘法在某种程度上,偏重了极小因素的影响,能反映出小的差距,但在土地质量变异较大的地区不太适用,而在变异小的地区使用比较更为接近实际。以乡、村单元为例,该单元的因素组合类型为,对小麦生理生态要求适宜性指标体系组合类型,因素指标分值分别为 ,土壤有效系数为 。

  根据各分等单元的土地分等因素组合类型,查表6-1和表6-2,获得各单元各因素对指定作物的分值,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各分等单元对不同指定作物的土壤有效系数。

  Csi&mdash;某单元土地对I种作物的土壤有效系数

  M&mdash;某单元土壤因素数目

  &pi;&mdash;连乘法符号

  Fij&mdash;某单元第j种土壤对I种作物的质量分值

  仍以 乡 村 号单元为例,计算该单元对玉米的土壤有效系数。根据该单元的土壤因素组合类型确定其对玉米生理生态要求适宜性指标体系组合类型为 。因素指标分值为 ,土壤有效系数为 。

  全市评价单元,对小麦最高土壤有效系数 ,最低为 ,玉米的最高土壤有效系数为 ,最低为 。从总体上看,土壤有效系数有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东部盆地丘陵多在左右。丘陵台地多,低山丘陵区多在 ,符合土壤条件从西到东由劣变好,对作物的生长发育限制强度由强变弱的规律。

  9、 计算各单元的土地生产潜力

  (1) 利用土壤有效系数对各指定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修订,得到各单元各指定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计算公式为:Ysi = Yci.Cs

  Ysi &ndash;某指定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公斤/亩)

  Yci&mdash;某指定作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土地的气候生产潜力(公斤/亩)

  Cs&mdash;某指定作物的土壤有效系数

  全市小麦最高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最低生产潜力 公斤/亩;玉米最高生产潜力为 公斤/亩,最低生产潜力 公斤/亩.从总体情况看,和土壤有效系数一样,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潜力都有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东部丘陵盆地小麦单产多在 公斤左右,玉米单产多在公斤左右,低山丘陵区小麦单产多在公斤左右,玉米单产多在 公斤左右。从递减梯度上看,小麦递减梯度比玉米递减梯度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季节水分条件不同。玉米生长季节正值雨季,小麦生长季节多为旱季,玉米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强度要比小麦小。

  (2) 计算各单元的实际标准粮产量

  xx市农用土地分等选定小麦为标准作物,玉米的折算系数为 ,将玉米产量折算成标准粮产量。全市最高实际标准粮产量 公斤/亩,最低实际标准粮产量 公斤/亩。

  (3) 计算单元理论标准粮总量

  在标准耕作制度下,单元内可种植的指定作物理论标准粮的和为该单元的理论标准粮总量。xx市的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变种类型为冬小麦&mdash;夏玉米或夏谷子,其标准粮总量为小麦和玉米或谷子标准粮产量之和。全市最高标准粮总产量为 公斤/亩,最低标准粮总产量为 公斤/亩,极差值为 公斤/亩。

  (二)土地利用系数的求取

  土地生产潜力的内涵是指土地潜在的生产能力,它只表示可能达到的生产力,并不等于现实的实际生产能力。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集约化水平的不同,受其制约,往往会使具有同等生产潜力的土地表现出不同的实际生产能力。因此,农用土地分等必须考虑当地的现实土地利用水平,即土地利用系数。它是用单位面积的实际标准粮总量与理论标准粮总量之比来表示。

  1、 初步划分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土地利用系数反映的是当地社会开发利用土地的平均水平,代表着社会经济条件、生产集约化程度,是一个宏观控制参数,是从宏观上区别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差别,所以,需要划分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全国&ldquo;规程&rdquo;要求,外业调查前需要收集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初步划分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资料和图件,鉴于目前全省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们根据xx市1997-1999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结合标准耕作制度下的玉米和小麦产量比,计算各村的单位面积平均标准粮产量,按等值区之间单位面积实际标准粮总产量明显差别和等值区边界不打破村级行政单位的原则,划分为山间盆地、丘陵台地、中低山区三个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2、 布置投入产出数据抽查样点

  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所需要的投入&mdash;产出数据,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全市共布置调查样点个,布点的原则是:

  (1) 以初步划分的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为基础,分区布点。在全市312个样点中,山间盆地区 个,丘陵台地区 个,中低山区 个。

  (2)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内,按土地条件的优劣分层次,均匀布点,每个层次一般不少于30个样点。

  (3) 样点的布置既考虑了以村为单位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的需要,又要兼顾土壤类型,保证各土壤类型有足够的样点。

  (4) 各个样点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必须充分反映所在单元的实际投入产出水平。

  3、 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的土地利用系数值

  (1)利用公式: =Yi/ Ri计算各样点的土地利用系数

  &mdash;某样点的土地利用系数

  Yi&mdash;某样点的实际标准粮总产量

  Ri&mdash;某样点理论标准粮总产量

  (2)利用公式=&Sigma;Kl /Ni计算各村的平均土地利用系数

  --某村的平均土地利用系数

  &Sigma;--某村抽样调查样点土地利用系数和

  Ni--某村的抽样调查样点个数

  (3) 利用公式=/Nij计算各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平均值

  &mdash;某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土地利用系数平均值

  &mdash;某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各村平均土地利用系数和

  Nij&mdash;某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村个数

  (4)利用公式S.D=&sum;(- )2 /Nij进行方差检验,见表6-3。对值在&plusmn;2S.D 以外的给予剔除。

  S.D&mdash;标准差

  &sum;(- )2--某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各村平均土地利用系数离均差平方和。

  表6-3 xx市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数据检验表

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村个数

平均土地利用系数

平方和

&sum;(-2

标准差S.D

剔除飞点后最大值

剔除飞点后最小值

剔除数

剔除飞点后值

1

 

 

 

 

 

 

 

 

2

 

 

 

 

 

 

 

 

3

 

 

 

 

 

 

 

 

4

 

 

 

 

 

 

 

 

&hellip;&hellip;

 

 

 

 

 

 

 

 

  (5)确定各土地利用系地等值区土地利用系数值

  经进行方差检验,剔除&plusmn;2S.D以外值,并将其重新归并后,按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等值区范围(包括的村)计算各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的系数值。第一等值区( 区)土地利用系数值为 ,最高值为 ,最低值为 。共包括 个村,第二等值区( 区)土地利用系数值为 ,最高值为 ,最低值为 。共包括 个村,第三等值区( 区)土地利用系数值为 ,最高值为 ,最低值为 。共包括 个村,第四等值区( 区)土地利用系数值为 ,最高值为 ,最低值为 。共包括 个村。

  ※最大两点超过X=2S,但也只能在本区处理。

  (三) 土地经济系数的求取

  土地经济系数反映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相对收收益的程度。反映土地经济系数的指标有纯收益状况、产投比和产量成本指数三种。纯收益指标着重考虑土地的纯收益状况,它受农产品的不合理比价及地区差价干扰太大,不宜采用价格形式来衡量。产投比则着重考虑土地的利用效益,它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划分。产量成本指数既可确保全国横比体系的建立,又能鼓励人们多投入、多产出,有利于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划分,有助于反映物质形态收益的差异。通过方法比较,xx市农用土地分等土地经济系数指标选择产量-成本指数。土地经济系数用实际产量成本指标与最佳产量成本指数之比表示。

  1、 初步划分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

  土地经济系数,它和土地利用系数一样,也是一个宏观参数,是从宏观上区别不同地区的土地经济效益。所以要划分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按全国&ldquo;规程&rdquo;要求,在外业调查前需要搜集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初步划分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资料和图件,鉴于目前全省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就根据搜集到的统计资料,结合标准耕作制度,玉米和小麦产量比计算各村的投入产出比,按照等值区之间投入产出比有明显的差别和等值区的边界不打破村级行政单位完整性的原则,全市划分为四个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分为中低山区,共包括 个村,投入产出比范围在 之间,平均为 ,丘陵台地区共包括 个村投入产出比范围在 之间,平均 。低山丘陵区共包括 个村,投入产出比占 之间,平均为 山间盆地区,共包括 个村,投入产出比范围在 之间平均为 。

  2、 计算土地经济系数

  土地经济系数抽样调查样点与土地利用系数抽样调查样点相同。样点投入调查的内容包括:种子、投肥、浇水、农药及生物激素费用、机械投入、活劳力投入费用等。其中物质投入按国家现行指定价格,机械投入、农家肥投入按当地平均价格计算,活劳力投入资金量按当地平均价格计算。

  (1) 计算各样点的产量&mdash;成本指数

  利用公式ai=yi/ci

  ai--某样点的产量&mdash;成本指数

  yi--某样点的单位面积实际标准粮总产量(公斤/亩)。

  ci--某样点单位标准粮成本(元/公斤)

  全市最高产量&mdash;成本指数出现在 村,为 ,最低出现在 村为 。

  (2)计算各抽样调查样点的土地经济系数

  利用公式Kci=ai/Amax

  Kci&mdash;某样点的土地经济系数

  Amax---全市最高的产量&mdash;成本指数

  (3)计算各村的平均土地经济系数

  利用公式Kci =&sum;Ki / Ni

  Kci --某村的平均土地经济系数

  &sum;Ki --某村抽样调查样点土地经济系数和

  Ni--某村抽样调查样点数

  (4)利用公式=&sum;/ NiJ计算各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平均值

  --某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土地经济系数平均值

  &sum;--某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各村平均土地经济系数和

  NiJ --某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内村个数

  (5) 进行方差检价验 S.D= &sum;(-)2/Nij,

  进行方差检验,见表6-4,对值在&plusmn;2S.D以外的给以剔除。

  S.D&mdash;标准差

  &sum;(-)2 --某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各村平均土地经济系数离均差平方和。

  表6-4 xx市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数据检验表

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

村个数

平均土地经济系数

平方和&sum;(-2

标准差S.D

最大值(Kci

最小值(Kci

剔除单元个数

剔除飞点后

1

 

 

 

 

 

 

 

 

2

 

 

 

 

 

 

 

 

3

 

 

 

 

 

 

 

 

4

 

 

 

 

 

 

 

 

&hellip;&hellip;

 

 

 

 

 

 

 

 

  (6)确定各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土地利用系数值

  经方差检验,剔除 &plusmn;2S.D以外值,并进行重新归并后,按调整后的土地经济系数等值范围(所包括的村)计算各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经济系数值。第一等值区(中低山区)土地经济系数值为 ,最高值为 ,最低值为 。共包括 村。

  第二等值区(山间盆地区)土地经济系数值为 ,最高值为 ,最低值为 。共包括 村。

  第三等值区(丘陵台地区)土地经济系数为 ,最高值为 ,最低值为 。共包括 村。

  第四等值区(低山丘陵地区)土地经济系数为 ,最高值 ,最低值为 。共包括 村。

  (四) 评定各单元土地等别

  1、 利用公式Ci=Ri&times;Ki&times;Kc计算各单元的土地分等指数

  Ci--某单元的土地分等指数

  Ri--某单元的理论标准总产量(公斤/亩)

  Ki&mdash;某单元所在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系数值

  Kc&mdash;某单元所在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系数值

  2、 制定土地等指数分区标准,确定单元的土地等别。

  全市最高土地分等指数为 ,最低土地分等指数为 ,极差值 。按均匀分值区间划分4个等别,一等土地指数为 ,二等土地指数 ,三等土地指数 ,四等土地指数。全市 分等单元,指数一等土地单元 个,占总单元数 ;指数二等土地单元 个,占总单元数的 ;指数三等土地单元 介 ,占总单元数的 %。指数四等土地单元 个,占总单元数的 %。

  (五) 面积量算统计及制图

  xx市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差异显著。不但分等单元多、山丘地区图形不规则,而且多数单元内都有小图班、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类。这些小图班,线状地物,零星地类的面积即需要在所在单位中扣除,又需要归并于相应的地类。面积汇总统计要以单元为单位,分等别逐级汇总出村、乡(镇)、市的面积。任务不担繁重,而且容易出现各种差错。为克服上述困难,这一工作我们是利用计算机,由Gis软件完成的。Gis 软件本身具有计算面积的功能,当土地等别划分出来后,其面积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并对其统计汇总。手段先进、方法科学,大大加快了面积量算汇总的进度和质量的提高。

  xx市农用土地等别图的编绘应用了微机辅助制图技术。通过扫描&mdash;拼接&mdash;矢量化&mdash;成图输出程序完成。成果图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成图比例尺为1:5万,为直现反映土地的优劣、土地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以及各等别的面积等情况,土地的等别用不同的色调、灰度来反映,注记用罗马数字表示,土地等界线用实线。为了突出农用土地分等内容,园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居民点等地类,只注地类符号,不着颜色。除铁路、公路主要农村道路、河流、沟渠等外,其它上图内容应尽量简化。

  (六) 农用土地分等的技术特点

  土地质量、土地经济系数、土地利用系数三者结合的土地评价系统是模块化评价系统,三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应变能力强,当需要修订某一部分时,其它模块可以不变。这不但有利于今后的等级变更和延长成果时效,同时经分解也可产生多种用途的定量化成果。比如,从三个模块中去除KC和Ki项并将Ki项分解不同作物值,即可得到定量化适宜性评价的系列成果。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若去掉KC项,再加上易变因素和区位指标,就可以得到以土地质量等为背景值的土地定级成果;若将理论标准粮转化成货币形式,再经过订正,便可得到土地估价资料。

  理论标准的计算,以光温生产潜力或气候生产潜力为基础,KC计算以全国最高产量&mdash;成本指数为基础,便于与全国建立的统一土地等序列接口。

  衡量土地收益状况采用&ldquo;产量&mdash;成本&rdquo;综合经济指标来反映,以作物使用价值形态表示产出量,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使用货币形态表示产出量时因价格不合理造成的歪曲现象。土地经济系数值立足于当地产量&mdash;成本指数与全国最高产量&mdash;成本指数的比值,有利于全国横比体系的建立。

  六、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及成果质量分析

  通过这次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查清了xx市各等耕地的面积和分布状况,初步解决了耕地质量不明的问题,同时也积累了有关的数据、图件及文字资料,为今后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应用、更新奠定了基础。

  xx市农用土地分等成果主要有:

  1、 1:5万农用土地等别图;

  2、 农用土地等别面积统计表(分村、乡(镇)市);

  3、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报告(包括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

  4、 与农用土地分等有关的中间资料,主要有:

  (1) 小麦、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计算表;

  (2) 土地分等单元因素诊断结果记载;

  (3) 投入&mdash;产出抽样调查表;

  (4) 土地分等单元因素组合类型表;

  (5) 土壤有效系数统计表;

  (6) 分等单元土地生产潜力表;

  (7) 抽样调查样点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计算表;

  (8) 分等单元资料整理表;

  (9) 耕层土壤养分化验分析结果统计表(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一) 农用土地分等质量分析

  为确保农用土地分等成果质量,最大限度的缩小与实际的差距,使之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应用价值,我们在工作完成后,对每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查。

  1、 评价单元划分正确性检查。

  经过调查,全市共划分分等单元 个,检查时随机抽查 单元,占全市总单元数 %。其中中低山区 个,占抽查数的 %;低山丘陵台地 个,占抽查数 %;低山丘陵 个,占抽查数的 %,山间盆地 个,占抽查数的 %。检查的方法是到野外实地核对的方法。检查的内容包括:单元界线位移是否超限,地形部位、水资源状况、土层厚度、耕层质地、土体构型、农田基础设施状况,指标划分的是否合适。检查结果,单元界线位移合格率98%,地形部位、水资源状况、土层厚度、农田基础设施合格率100%,耕层质地合格率100%,土体构型合格率96%。

  2、 面积量算精度检查

  面积量算精度检查共抽查 个单元,占全市总单元数10%,检查方法采取密码抽测样本的方法,抽测结果全部在允许范围以内,合格率98%。

  3、 耕层养分化验精度检查

  耕层养分化验共抽查 个样品,占全部土样的 %。每个土样抽测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4项,抽测方法采用密码抽测,不同操作人员化验的方法。抽测结果全部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合格率100%。

  4、 制图精度检查

  制图精度检查共抽查 个单元,占总单元数的15%。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分等单元是不有遗漏,划分土地等别是否正确。检查的方法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等别图和分等单元相互查对的方法。检查结果遗漏分等单元 个,等别划分有误 个单元,合格率99%。

  5、 行政界线检查

  行政界线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界线是否闭合,符号运用是否符合规定,飞地归属是否正确。抽查结果,界线闭合率100%,符号运用合格率100%。

  三、耕地分等别面积及其分布

  土地等别是依据土地等别指数划分的,它综合考虑了土地的自然因素和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的经济状况。经微机量算汇总,xx市一等地面积为 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二等地面积为 亩,占耕地总面积 %;三等地面积为 亩,占耕地总面积 %;四等地面积为 亩,占耕地总面积 %;

  从分布上看,一等地面积最大的是 乡(镇),面积为 亩,占全市一等地面积的 %,占本镇耕地面积的 %,其次是 乡镇,面积为 亩,占全市一等面积的 %,占本镇耕地面积的 %。二等地面积最大的是 乡(镇),面积为 亩,占全市二等地面积的 %,占本镇耕地面积的 %,其次是 乡镇,面积为 亩,占全市二等面积的 %,占本镇耕地面积的 %。三等地面积最大的是 乡(镇),面积为 亩,占全市三等地面积的 %,占本镇耕地面积的 %,其次是 乡镇,面积为 亩,占全市三等面积的 %,占本镇耕地面积的 %。四等地面积最大的是 乡(镇),面积为 亩,占全市四等地面积的 %,占本镇耕地面积的 %,其次是 乡镇,面积为 亩,占全市四等面积的 %,占本镇耕地面积的 %。详见表7-1

  表7-1 xx市农用土地分等面积汇总表

     等别

面积

乡镇

耕地总面积

一等地

二等地

三等地

四等地

 

 

 

 

 

 

 

 

 

 

 

 

 

 

 

 

 

 

 

 

 

 

 

 

 

 

 

 

 

 

 

 

 

 

 

 

 

 

 

 

 

 

 

 

 

 

 

 

 

 

 

 

 

 

 

 

 

 

 

 

 

 

 

 

 

 

 

 

 

 

 

 

 

 

 

 

 

 

 

 

 

 

 

 

 

 

 

 

 

 

 

 

 

 

 

 

 

 

 

 

 

 

 

 

 

 

 

 

 

 

 

 

 

 

 

 

 

 

 

 

 

 

 

 

 

 

 

 

 

 

 

 

 

 

 

 

 

 

  七、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应用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中划分的土地等级它反映了土地的实现生产力和土地的收益水平,是土地质量的综合表现。该项工作的实践,标志着农用土地依法、科学、合理、统一管理开始步入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规范轨道。

  (一) 满足了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是农村地籍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籍管理作为国家管理土地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管理土地的位置、权属、用途、等级和数量等有关情况,包括城镇土地、农村土地、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

  农用土地的评价,划分等级,统计整理所建立的成果资料,反映了土地的综合质量,是衡量农用土地质量好坏的标准,是地籍管理十分重要内容。农用土地划分等级工作的完成,提供了耕地质量的可比性,充实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二) 为开展土地整理,调整农田保护结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提供依据

  1、 分等定级成果排出了土地质量的优劣程度,耕地用途改变,经济建设发展占用耕地,一定要以同等质量相同数量或质量不同相应的数量土地来补充。实现耕地质量动态平衡,保持现有农地生产力水平不下降,耕地总量动态平稳应包括数量上的平衡和质量上的平衡两个方面。耕地质量上的差异很明显,因此只有数量平衡没有质量平衡是不完整的。建设占用了耕地,怎样补充数量和质量上相同的耕地,就要充分利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一亩质量好的耕地,需要多少亩质量差的耕地来置换。

  2、 利用分等定级成果开展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土地整理就对农地来说,就是对土地利用进行整理和治理,主要是农田整治,农地改造,地块调整,包括整理农田沟渠,平整土地,小块并大块,把一些畸零散碎的耕地合并成较大地块的耕地,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做到因土改造中低产田,零星分布散的小块耕地,土壤条件差,低洼易涝等,利用分等定级成果,也可以达到提高农地生产力水平。

  3、 应用分等定级成果调整农保规划,制定严格措施,实现科学管地。调整农田保护区规划,合理利用每块土地,科学配置产业结构,离不开土地质量的资料。农地等级反映了土地质量方面的差异,为制定农保措施,便于因地制定安排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计划,最大限度地把有限的耕地资源,特别是质量好的耕地资源保护起来,充分利用,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 为合理征收农业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服务

  1、 建国初期建立起的征收农业税的依据是根据当时耕地的生产水平制定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农田得到基本改造,使原来土地生产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成为旱涝保收的农田,如果继续沿用原来的土地级别征收农业税显然不尽合理。

  2、 为征地补偿提供基础数据,农用地征用补偿不仅需要了解土地的数量,更要确切掌握土地的质量状况,土地等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土地质量状况,有了这一成果杠杆,征地补偿标准计算就有了客观的尺度。

  3、 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依据,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一部分农民离开农村,经营二、三产业,农村土地的转让承包,租赁经营的形式逐步增多,迫切需要将土地的自然和经济特征综合表现出来,建立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具有可比的依据,以适应农村土地市场的需求,并可以消除农民的顾虑,调动起向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加速土地的基本建设。

  六、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的体会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是一项新工作,全国各地都正处试点阶段,xx市是河北省试点县之一,没有外地经验可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主要体会是:

  (一) 搞好宣传,提高认识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查清耕地的质量及分布,其主要目的是为建立和完善农村地籍管理系统奠定基础,为合理调整负担,征收土地税服务,为调整农业结构和规划提供资料,为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效保护基本农田,耕地的流转补偿以毁坏耕地补偿和处罚提供依据。由于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短时间内很难直观的看出来,一般不易引起人们所重视,而这项工作的特点却是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必须得到他们的积极支持和大支配合,才能把工作做扎实。比如,外业调查人员的食宿需要他们安排。分等单元野外订正,路线调查,评价单元因素指标诊断定点,需要群众作向导,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所需要的投入,产出数据,必须由他们协助来完成。他们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而直接关系到农用土地分等的质量。他们提供的资料可靠程度往往又与他们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关,对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重要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积极性就不会高,责任心就不会强,各种调查表格的就不会认真填写,数据的可靠程度就差。因此,必须首先抓宣传教育入手,大力宣传开展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工作的认识,澄清模糊观念,端正工作态度,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广泛参与,积极支持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 经建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特点:一是准确,可行性要求高;二是涉及部分多;三是工作复杂,任务繁重;四是耗资比较多,见效比较慢。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统一指挥,只靠少数技术人员是无法完成的。为加强试点工作的领导,工作开始前,就成立了以主管土地的副市长为组长,土地管理局局长为副组长,计委、农业、水利、统计、财政、气象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临时领导小组。为防止领导小组流于形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土地部门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工作方案、技术方案的制定,实施,成果检查、验收等具体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土壤普查、土地养分监测、农业区划、农作物种植情况等资料,水利部门提供水资源及灌溉情况,气部门提供有关降雨、太阳辐射、温度、水汽压等有关气象资料,统计部门提供有关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财政部门负责筹措上级补助经费以外缺口经费。由于责任明确,避免了扯皮现象的发生,解决了收资资料难的问题。做到部门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

  (三) 组建专业技术队伍,进行技术培训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技术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需要有测绘、土壤农化、气象、数学、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人才,而目前土地部门熟悉这方面技术人员比较少,力量比较薄弱,为适应工作的需要,以市土地管理局地政科,估价所的技术骨干为主,又从有关科室抽调几名技术人员组成了&ldquo;xx市农用土地分等定级&rdquo;课题组,组长由地政科科长李玉昌担任。并聘请省农业厅、河北省地理研究所技术人员为技术顾问,指导具体技术工作。通过严格选拔技术人员,精心组织技术队伍,从而保证了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组建课题组后,又对其成员进行比较系统的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路线,技术要点,操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各种表格填写要求等等。在培训方法上,主要采取以做为主,以讲为辅,学用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培训土壤质地野外辩别时,予先取好各种质地的土壤,让学员对照土壤质地用手感法测定标准,反复搓测定土壤质地,增强感性认识,提高辩别能力。这种培训方法,学员听得懂,记得牢,用的活,效果好。培训结果后,对学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进行测评,实行不过关,不上岗制度。

  (四) 加强技术指导,实行检查验收制度

  在工作开始前,虽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技术培训,但是分头作业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标准不好掌握,难以处理,延误工作。因此,技术指导成员必须深入第一线,实行面对面技术指导,对于全局性,难以处理的问题,技术组的同志共同商量,研究解决的办法,各作业组统一执行。这样发现问题及时,问题解决得比较彻底,有利于做到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另外,在工作中始终要坚持检查验收制度,每个工作环节完成后,必须进行全面系统检查,检查出的问题,该返工的返工,该补课的补课,达不到验收合格标准,不准转入下一步工作。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坚持高标准,是检查工作的核心。具体要求:一是检查面要宽,作业组日查面一般不低于30%,市技术指导组检查面不低于15%,二是检查内容要全,做到不缺内容、不漏项;三是要求要严,作业组有自查合格率达到100%,市技术指导组检查合格率要在95%以上。

  (五) 建立目标管理现任制

  为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工作中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整个项目由主管地政的副局长总负责,李玉昌科长技术总负责。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分解到各个作业组,各作业组再根据工作量,逐项落实到人。每项工作都明确出完成时间,达到质量标准。并通过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比较合理的奖惩办法,实行权、责、利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这是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

  (六) 保证调查资料的可靠性

  专业调查包括单元土地分等因素指标诊断,投入产出调查等。这些资料是内业资料整理的依据,是提高整个分等成果质量的根本。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调查的难度比较大,影响调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以投入产出调查为例,现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户经营,要想通过布置标准精密的农业试验获取有关数据,困难太大,不易做到,只能通过抽样调查来实现。由于户与户之间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投入产出水平不一样,调查结果也很容易出现偏差。为克服上述问题,我们在调查时从以下五方面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一是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精心组织样点布置工作,使样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二是样点确定以后调查人员和被调查人员一起细算投入产出帐,填写有关投入产出表格;三是加强审核工作,用推理推断的方法排除不正常值;四是根据需要和可能,尽量扩大样点数目,取平均值更接近于实际,五是由于投入的物质质量不同,进货不一样,其价格出入较大。在计算投入时,物质价格必须全市统一,否则可比性就差。重视了这五个问题,从而保证了调查资料的可靠性。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人:土地出售 标签: 上海土地 江苏土地 浙江土地

温馨提示: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